2018年9月12日,第二次学术英语写作课,感觉这学期的英语课比以往有趣多了。这次讲了学术英语与口头英语的区别,以及学术英语的写作规范,下节课将讲述学术论文的结构。
a. Use appropriate academic words
(see Academic Word List or Oxford Advanced Leaner’s Dictionary.)
其中Academic Word List (AWL) 主要是一个主要单词后面跟一堆衍生词,都是在学术英语中常见的单词,没事可以背一些
b. Avoid informal language. 避免使用不正式的语言
(kind of ==> somewhat, stuff ==> information,
lots of ==> numerous (a signifcan number of), guys ==> men, etc.)
c. Avoid phrasal verbs 避免使用动词短语
such as keep up, get by, take on. They are usually too informal. Use more formal single verbs (e.g. maintain, survive, recruit).
d. Use appropriate, descriptive reporting verbs. 采用适当的描写性的转述动词
(think ==> assert, mention ==> illustrate)
e. Include field-specific, technical language. 使用专业术语
2018年9月2日,开学后第五天,这些天来一直在参加各种开学活动,诸如研究生破冰、大气新生第一课、学院开学典礼、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医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在研究生学术教育中,了解到研究生的必修课程成绩必须达到70分以上,而对于优生优培来说则必须都达到80分以上。此外,优生优培的学生需要在前四年至少发表一篇国际顶级会议论文。看来,博士第一年的学习压力还是非常重的,加油。
除以上成绩要求外,每年要参加20个学术报告。
以下是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安排及毕业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对照了上次参加某位优生优培师兄的中期考核,发现其专业课程分数均在90分以上,外语课程及政治课则在80分以上,且已发表三篇学术论文,看来还需要加油。
回想四年前,我们好像并没有这个教育,现在真好。虽然这个心理教育针对的对象主要是本科新生,但在听的过程中也不自觉地对号入座了,查看自己经历了本科四年后心智有何成长。
首先,比较好的是,本科四年,我已与自己的原生家庭进行了很好地分离,实现经济独立、意志独立,父母已很难干涉我的决定。
但是,当老师讲到,大学四年需要完成对自我的认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时,我懵逼了。本科四年已结束,但我似乎从未认真地思考过我是谁,我有什么样的peculiarity,而世界观又具体指什么呢?好吧,之前没有时间与机会思考这个问题,那么现在或许是时候好好想想这个问题,待5年后再次思考时,看是否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不知何时起,学院的开学活动中了一项“大气新生第一课”活动,记得四年前我们入学时还没有这一活动。
今年邀请了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总工程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朱定真来上这堂课。他围绕“智慧气象”这一概念介绍了气象气候的重要性。
以下是摘录的课堂笔记。
智慧气象 = 智能预报 + 智能观测
在我看来,等号后的这两项都需要有大数据处理能力、编程能力、计算机知识、熟悉观测仪器才有可能是实现,纯粹地学气象是很难发展到这一步的。
古代最有学问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是气象学家
而现在也依然是气象学家,想想好像也是,毕竟现在做气象,要懂物理、数学、化学、电脑
气象:气的运化,产生的现象
总结归纳的重要性
气象影响的领域: 航空,陆地交通,农业,渔业,教育,能源,水资源管理,健康,旅游,体育,金融部门,建筑业
气候应对:气候影响疾病的传播分布,影响房地产的价格,影响战争的走向
Hung, C. W. and M. Yanai (2004).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onset of the Australian summer monsoon.”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30(597): 739-758.
论文原文链接
最近在香港远程登录天河VPN,之前一直断线,后来使用Teamviewer远程办公室台式机再连天河VPN会好一些,但非常卡,很影响编程体验。 不过,WP用苹果电脑则不容易断线,猜想是否是有线网和无线网的原因。而WT在美国使用无线网连天河也不容易断线,不过他用的是putty。
于是我也将远程软件换成putty,并每隔2s时间ping一下,于是也不容易断网了,于是猜想是和远程软件有关, 但LZN用shell设置每隔2s时间ping一次后,也不容易断了。由此得出结论是与信跳信号的发送时间间隔有关。
顺利解决天河VPN的问题后,用天河ssh团队服务器,再ssh学校四期平台,再也不卡了,使用体验一级棒。以下是putty及ssh的一些教程。
在putty里面怎样选中、复制粘贴:http://www.phperz.com/article/16/0131/188674.html
SSH原理与运用(一):远程登录: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12/ssh_remote_login.html
天河二号共有16,000个运算节点,每节点配备两颗Xeon E5 12核心的中央处理器、三个Xeon Phi 57核心的协处理器(运算加速卡)。即一个节点共有12*2=24核,按照每个核的计算时间计价。
天河上关于提交任务的常用命令:
yhrun -n 1 -N 1 -c 1 -p work -J index ncl ./calc_sf_index.ncl # 交互式提交作业
# 需要运行一个任务,请分配一个节点一个处理器,在work分区工作,任务名为index
# 注意:在登录节点不能运行大程序,否则系统会将他kill,此时需要用提交作业的方式运行
# 但由于该命令是交互式的,因此如果登录界面断了的话,该工作也会断,解决办法即将这句话写到一个sh文件中,然后用yhbatch命令
yhbatch -p work -N 3 -n 64 -J pSSTclim /WORK/cesm/F/pSSTclim/pSSTclim.sh # 提交后台批处理作业
#批处理作业的脚本为一个文本文件(只能是sh或bash的支持),而sh文件中只有三句话,如下
#!/bin/bash
cd /HOME/sysu_hjkx_ys/WORKSPACE/L_Zealot/cesm/F/pSSTclim/run
yhrun -p work -N 3 -n 64 -J lzn_pSSTclim --cpu_bind=rank ./pSSTclim/bld/cesm.exe >& cesm.log
yhcancel $jobid # kill a job
yhi # query the situation of all nodes
# "idle" mean it is free, "alloc" mean it is working
yhq # query the situation of jobs
# "R" mean it is running, "CG" mean it is killed, "PD" mean it is waiting
四期的计算节点为曙光 TC4600 双路 CB60-G10 刀片, 共 72 片, 每块刀片均配备 2 颗主频为 2.6GHz 的 Intel 8 核 CPU, 64GB 内存; 其它节点为曙光 I620r-G10, 配备 2 颗主频为 2.6GHz 的 Intel 8 核 CPU, 32GB 内存; 文件系统采用曙光 Parastor200 并行文件系统,并行文件系统采用双副本,裸容量为 330TB。
所以每个计算节点有16核
./$CASENAME.run #该脚本会通过呼叫 run.pbs 来最终提交任务
# 命令提交后删除的方法
qdel [-W delay|force] job_id
整理切面图包括纬度-时间剖面图,经度-时间剖面图,高度-经度剖面图,高度-纬度剖面图以及一些特殊的绘图函数。